财新传媒
财新传媒
财新通行证
财新周刊

【舒立观察】反垄断如何消除“排外”质疑

2014年08月25日第33期
T中
欲消除“排外”质疑,最有效的举措就是做到真正的执法公平:在对外资企业严肃执法的同时,对大型央企依法发起反垄断调查

  曾被称为“无牙老虎”的中国《反垄断法》利齿渐生。在该法实施六周年之际,中国反垄断执法三部门国家发改委、商务部、工商总局掀起一阵执法风暴。由于执法对象集中于大型跨国公司,在赢得部分人士称赞的同时,“选择性执法”“运动式执法”甚至“排外”的质疑声顿起。

  质疑似乎并非空穴来风。近期接受反垄断调查的外资企业明显增多,涉及微软、高通、奔驰、克莱斯勒等多家全球知名企业。8月20日,发改委开出中国反垄断调查以来的最高金额罚单,对日本12家企业合计罚款12.354亿元。这一记记重拳,引发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的猜测甚至恐慌。不少国内观察人士肯定此轮反垄断风暴,正是着眼于它“为国有企业腾地方”,甚至把它与强调国家安全、提高政府采购国产化率等举措看作“组合拳”。不过,官方对“排外”质疑坚决否认。商务部发言人称:在反垄断法面前,所有企业一律平等,不存在“排外”的情况。

[《财新周刊》印刷版,按此优惠订阅全年按此收藏单期,随时起刊,免费快递。]

登录 后获取已订阅的阅读权限
财新通会员
可畅读全文
订阅/会员升级
您正在阅读
【舒立观察】反垄断如何消除“排外”质疑
0  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
恭喜 购买成功
有效期:-
您可在 个人中心 - 我的权限 - 单篇 找到购买的文章
您正在阅读
【舒立观察】反垄断如何消除“排外”质疑

0  购买单篇 继续阅读

限时优惠,共可读 1 篇相关稿件

我已订阅,切换账号登录
您已经购买了 次单篇文章
订阅后阅读更优惠
日更新文章超50篇 每篇文章不到5分钱


版面编辑:邱祺璞

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/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。未经许可,禁止进行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

如有意愿转载,请发邮件至hello@caixin.com,获得书面确认及授权后,方可转载。

推荐阅读

述评|追问小米汽车事故:智驾安全需要哪些支柱?

2025年04月02日

杭州银行现任行长突然辞任 因何缘由

2025年04月02日

宁波远洋董事长、总经理等三高管同日辞职 近日发生重大沉船事故

2025年04月02日

中国保持欧盟汽车最大进口国地位 中欧计划商讨电动汽车供应链投资贸易

2025年04月02日

中信、中石油积极参与缅甸救灾 中缅油气管道恢复运营

2025年04月02日
财新移动
发表评论得积分
收藏
分享
取消
发送
注册
 分享成功
App 内打开